【靈火讀書】歸家——生命重整的故事
常言道: 「浪子回頭金不換」, 這句話,正道出一個人縱然犯了錯, 只要能甘願回頭改過,連黃金也比不上這樣珍貴的價值,也是人生命中最難得的體會,實在是一件可喜之事。聖史路加獨有的章節「蕩子的比喻」(路十五11-32),也指出耶穌口中的天父,是一位時常期待罪人悔改回頭的神。相信每次細讀這篇福音章節時,大家總會有著非常觸動的感受,帶給人莫大的反思。
今次與大家分享的,是盧雲神父所寫的《浪子回頭——一個歸家的故事》,確是一本發人深省的靈修書籍,在此極力推介給愛好靈修閱讀的弟兄姊妹。
書封面所採用的,原來是一位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所繪畫的畫像,這幅畫像看似微不足道,但為盧雲神父來說,竟幫助他設定了一場屬靈探索,也給他新的力量,重新反思自己的使命。按照盧雲神父的自序所述,是他於1983年的秋天,在一個名為「方舟」的團體——智障人士的「希望之家」服務時,偶然地發現了這幅畫作,因而被吸引,亦開展了他靈修探索的旅程。
誠然,整部書都是圍繞著林布蘭以「浪子回頭」為題,繪畫出小兒子、大兒子和父親三人的關係,彼此間的容貌和情感,互相交織成一幅扣人心弦的畫作。這位面帶笑容的父親, 伸出雙手,以堅定溫柔的眼神,走前擁抱著這位曾經要求分家產,甚至離家出走,歷盡滄桑,衣衫襤褸的小兒子。另一旁卻站著雙手拘謹,交叉胸前,神色懷疑,大為不悅的大兒子。
當盧雲神父看到了這幅畫作後,不禁心裡掀起一陣陣的思緒,到底真正的浪子是誰,是揮霍浪蕩的小兒子?或是懷怨生氣的大兒子? 究竟人心靈深處真正所渴望的又是甚麼?人如能回歸真正的屬靈天家,與天父同享福樂時, 心境又會怎麼樣?因此,盧神父表示,不論是大兒子或小兒子,能夠回到屬靈天家的唯一途徑,也是天父對我們每個人的期許。就讓我們進入「浪子」的世界,一起尋回歸家的路。
其實,正如上文所言,為筆者來說,每次重閱「蕩子的比喻」時,內心總帶著深深的觸動,莫大的反思,當細閱盧雲神父這本著作後,有著更深的體會,尤其是「歸家」一詞, 更令筆者內心泛起不少感恩之情。回想四十多年的信仰生活,也曾經歷過福音中所述:小兒子的放任不覊、遠離父親;大兒子的充滿自我、執著抱怨。
是的,因著種種的私慾偏情,往往成為阻隔筆者與天父關係的一道屏障,而歸家正表示被這位慈悲父親所接納和原諒,讓筆者有機會得到生命的重整。來到今天,雖時有這種與天父若即若離的情況,但更幸福的是每次進入修和室, 望著這幅名畫, 透過「修和聖事」,被天父的慈愛所擁抱, 才可使心靈得以治癒, 重獲那份「歸家」的喜悅!
《浪子回頭—— 一個歸家的故事》
出版社 校園書房出版社 / 作者 盧雲神父 Henri J.M. Nouwen / 譯者 徐成德 / 定價 $57 /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 / ISBN 978-957587513-8
- 本專欄與「冷讀書」專欄輪流刊登
- 鄺國全,靈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