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神恩】香港海員俱樂部的 牧靈服務(二)
1995年來港傳教的聖言會會士蘇偉楠神父(V. A. Arockiaswarmy)於2007 年,開始學習服務船員,每主日到尖沙咀聖伯多祿堂主持彌撒。直到現在他還在此服務海員。
蘇神父的牧靈工作就是拜訪海員。這些海員大多來自菲律賓,亦有來自烏克蘭及中國內地的朝鮮族等,他去探訪從世界各地來到香港,並停泊在青衣、荔枝角、大嶼山和南丫島一帶水域的船隻,為海員送上福音與愛心。他登上船後,會努力利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多探望船上的船員。如果船員忙碌,或者不明白港口司鐸的職責,他們一般會很少理睬蘇神父。儘管如此,他還是盡量逗留五至十分鐘, 看看有沒有其他人需要幫助。最後,他會留下一些訪港的資料,然後離開。也許有人看到這些資料而會得到幫助,或聯繫海員俱樂部尋求幫助。如果遇到熟悉的船員,或遇到過去曾經接觸過的船員,蘇神父便可以多寒暄幾句。
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遠洋輪船抵達香港,海員在經歷了多個月的航程之後,難免身心疲累,和掛念親人。港口牧者的探望,確實能夠帶給他們莫大的安慰。但探望輪船上的船員,並不是那麼容易。神父每次探望,都需要爬過長吊梯才能抵達甲板。外人爬這段俗稱「馬騮竿」的繩梯, 殊不容易。繩梯有四層樓高,需要有相當的臂力才爬得上去。繩梯遇上大風,可能會拋起來,人或者會被「攝」入船底,所以每次探望,都需要萬分小心。
如何跟異鄉的陌生人打開話匣子呢?船員因為七成時間在海中度過,故此家人很掛念他們,而他們則更掛念家人。船上也因空間的限制,工作的環境更是十分惡劣。船員長時間處於孤獨和焦慮等情緒中。不僅如此,面對多變的惡劣氣候和巨大海浪,甚至海盜更成為這些海員人身安全的最大問題。故此,他們願意與人傾談。
而蘇神父所拜訪的海員中,以菲律賓籍為主,他們大多信奉天主教。神父不僅可與他們談談生活近況、人生經驗,更可以談論信仰靈修等話題。如果遇上信奉其他宗教信仰的人,神父也以十分開放和關懷的心,熱情問候他們和嘗試交流。
船員在船上長時間工作,部份海員因為接班出現問題,有時需要在船上工作超過一年多而不能放假。有的完成了工作,卻拿不到應得的工資,有的甚至被暴力虐待。所以,海員俱樂部的其中一個牧靈工作,也包括幫助這些海員,取得應得的報酬和支持,給他們提供法律和勞工條例的資訊。
- 聖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