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敦促國際社會 禁用人工智能武器
「在武裝衝突的悲劇中,各方急切需要重新思考,所謂『致命性自動武器』等裝置的發展和使用問題,以期最終能禁止其使用。」教宗方濟各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亞(Puglia)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發言時,強調世人「不應讓任何機器決定是否奪去人類的生命。」
教宗於峰會上,向各國政要剖析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和危險,包括人工智能被應用於全球零星戰爭上,為人類帶來危險,「如果我們剝奪了人類為自己決定和生活的能力,進而依賴機器為人類作出選擇,那麼我們將會把人類推向一個毫無希望的未來。我們需要確保和保護人類在人工智能程序所作的選擇過程中能夠自主:這關係到人類的尊嚴。」
教宗指出,世人必須區分機器與人類兩者的角色,前者「可以通過某些形式和這些新工具,經演算作出決定」,即「在多種可能性之間做出技術選擇」;而後者「不僅選擇,而且在內心深處能夠做出決定。」
有報道烏克蘭研發出「全自動辨識」俄軍制服的人工智能無人機群,而近年相關技術的發展亦引起倫理討論。
「面對似乎能夠獨立選擇的機器,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人類應在重要事件保留決策權,即使這種決策有時在我們的生活中帶來悲劇和危機。」教宗提醒,相關決策要建基於倫理,而倫理關係到實現人類「自由」和「責任」的條件,如果失去倫理,「人類就會扭曲其存在的目的, 變成自己和地球的敵人。」他續稱,人工智能程序必須以每個人的益處作為導向。」
宗座生命科學部與多個國際機構及企業集團於2020年在羅馬簽署《人工智能倫理羅馬倡議》,教宗肯定這項舉措,並指出國際社會若未能建立一套全球價值觀時,至少可以從共同的原則,應對生活中的困境或衝突。
教宗於6月22日接見了支持教宗《百年通諭》基金會國際會議與會者,再次談到人工智能課題。他引述已故天體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曾作出的警告:「人工智能發展的完成可能意味著人類的毀滅。」他表示,世人應深思人工智能應該用以改善全人類的福祉和整體發展,還是為了增添少數技術巨頭的權力。
- 文:梵蒂岡新聞網;圖:OSV新聞網
- 01 教宗( 左三)於6 月14 日在七國集團峰會上發表演說
- 02 美軍的無人機(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