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祭與聖餐的 殊途與同歸(下)
編者按:今年是世界信義宗聯會與天主教宗座共同簽署《因信成義╱因信稱義聯合聲明》25周年紀念,由5月起,每月刊出一篇相關文章,以作分享。
至於應否一同領受聖體和聖血的問題,路德認為聖餐文清楚指出:「你們都喝這個」(瑪廿六27),所以堅持信徒應同領餅和酒, 認為教會無權不讓信友領受酒。天主教一方解釋,只分發聖體的做法,純粹出於牧養的理由,事實上,不少天主教彌撒中,也會同時分發聖體和聖血。其實,天主教與路德,都承認領受聖餐的人,無論藉領祝聖的餅或酒,都會領受完整的基督,絕無只領受半個基督之理。
路德認為感恩祭是真正的紀念(anamnesis),是基督為所有人獨特、一次而永久有效的贖罪祭。不少人將感恩祭,理解為基督唯一祭獻外的另一次祭獻,路德認為是完全錯誤的理解。就此來說,天主教完全認同路德的神學觀點。此外,路德也反對視感恩祭為祭獻的說法,認為如此一來,感恩祭便成為我們獻給上主的善工。天主教卻認為,感恩祭並非人的獻祭,亦非人為的善工,而是基督唯一的(絕不重演)、新而永久的祭獻。這樣, 雙方雖強調感恩祭的不同現實面,但彼此的理解並不矛盾。
至於基督的祭獻(sacrificium)和聖體(sacramentum)分割的問題,天主教與信義宗雙方,都承認基督真實臨現於聖餐中,他的生命、受苦、死亡和復活,都與其身體一樣真實臨在。聖餐「真的使十字架事件出現」, 不單是十字架事件的影響,而是十字架事件本身,都臨在於聖餐內。聖餐絕非重複或補滿十字架事件,而是藉著聖禮模式臨現。雙方都認為,聖餐是十字架事件的真正記念。只是天主教一方認為,感恩祭擁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幅度。過去:記念兩千年前主耶穌的逾越奧蹟;現在:藉不流血的禮儀標記,基督的逾越奧蹟此時此刻真實呈現,邀請人參與;未來: 藉參與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基督徒邁向永恆天國。
天主教與信義宗,過去五百年,就感恩祭的議題,主要神學觀點分享同一康莊大道,然而,其他看法,卻各走殊途。然而,聖神卻引領雙方,殊途同歸,走向同一終點,因為只有主耶穌,才是通往永恆的唯一的道路,在祂內,彼此同行成聖的路,直到永恆朝拜天父。
參考資料:《從衝突到共融:2017年信義宗— 天主教共同記念改革運動合一中譯本》,初版,(香港: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主教香港教區,2017),56-63頁。
- 天主教香港教區與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屬下的神學對談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