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無奈 意難平〔作者︰譚錦榮〕

期數
4196期
刊登日期
2024.07.19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2024年07月21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靈修小品今日競爭強度超高的社會現實中,出現了很多不平等或不合理的現象:一小群人管理大夥的群眾。這樣的模式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冷淡,同一階層的人或許會團結一起,對抗從上而下的壓力,從而出現了階級的爭鬥。「職場如戰場」在當今的社會是否真實的存在?信仰生活是否能克服這些世俗社會出現的困難?教會團體是否一定和諧?

今日的教會觀是一個「同心圓」的教會觀,每一位成員不分身份及角色都以主耶穌基督為核心;如此,無論任何生活方式、視野及使命,均是天人合一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會因著主耶穌而得到生命的轉化,成為一位被主所愛的新人。這個教會觀在這兩年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充份地體現出來。整個教會強調「共議同行」,每個人都應打開心扉,聆聽天主聖神的呼喚,作出一個成熟的屬靈選擇,好能作出活生生的福音見證。可惜,這份理想未能完全地發揮出來。很多教會內的成員,無論在任何團體都出現「墨守成規」的態度:我對現況很滿意,為甚麼要改變?或許是因為在「共議」上未能達到共識。這份共識是一份交流及溝通,體諒及包容。 因此,在很多領域上便因聆聽不足,體諒不夠而出現了差異。

另一方面,是「同行」的態度!我們以甚麼形式與人相處?「你應聆聽我的意見,因為,為你是最好的!你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達到目標!你現在不明白,將來便會明白了,跟我做吧 !這是我們團體這些年訂立的規範,你跟隨吧!」以上種種並不是「同行」的態度,而是將對方牽著走,對方失去了自決的可能。真正的「同行」是一份尊重及陪伴,學習及支持!

因此,「共議同行」實在是一份在主內互愛的表達,是一種對抗世界偏頗的職場文化,是好的態度。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已經有很多無奈及意難平。在教會,實在不需要再重複這份苦難及挑戰。誠然, 我衷心渴望教會內的每一位成員,無論在哪一個崗位,也能致力排除一切生命的無奈和意難平,在天主聖神的領導下,共議同行,邁向更美好的將來。


本欄作者: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譚錦榮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