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牧心聲】心靈的港灣

期數
4199期
刊登日期
2024.08.09
作者
Agatha Tang
主曆
2024年08月11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醫牧心聲醫院不僅是治療身體的地方,更是治癒靈魂的重要角落。身為醫院牧靈工作者,我們每天面對著病人的生死、痛苦和期盼。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醫護上的關顧, 而是真誠地與病人和他們的家人接觸,從而深入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讓天主的慈悲轉化他們的疾苦為平安和希望,使他們釋除內心靈性上的鬱結,與主建立密切的關係,這是天主給予我們的使命。

因此,每天都是我的一趟心靈的旅程。在病房中,我陪伴著那些面對病痛和不確定的兄弟姊妹。有時是陪伴,有時是安慰,有時是默默的傾聽。這不僅是一份職責,更是一種特殊的關係,一種信任的建立和心靈的交流。

在我工作的日子裡,我常常被患者的堅韌和勇氣所感動。因 為每一個病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每一個造訪的臉孔背後,都隱藏著不同的故事和情感。有時,我會在病人的床前靜靜地陪伴,傾聽他們生命中的回憶和遺憾;有時,我會為昏迷的病人祈禱,希望得到天主的憐憫。一句溫暖的話語,一次深刻的聆聽,甚至是一場默默無聞的陪伴,都能在病人心中播種出希望的種子。無論是面對生命的終結或重病的折磨,我們的使命就是為他們帶來主的安慰和力量。

我在醫院的走廊上,雖然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常,同時也看到這些弱小的兄弟姊妹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平安與希望。我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堅韌和勇氣,學到了如何在痛苦中尋找內心的平安,及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人靈性的需要及生命的寶貴。我意識到,牧靈工作不是單向的給予,而是一種雙向的交流和學習。

因此,牧靈工作並非大家想像般輕鬆,她充滿了挑戰和歷練。當我面對弱小的兄弟姊妹受著病苦的磨難,甚至面對死亡隨時的到來, 我都會感到無力與無奈,及內心的沉重。但正正是這樣,我才明白單靠自己確實無能為力, 唯有依靠天主,我在黑暗中才能夠找到光明, 在無助中找到希望的曙光。我經常見證到病人如何透過信仰與天主建立聯繫,從而找到內心的平安和面對病苦的勇氣。他們可能會透過祈禱、領聖體來得到心靈的治癒和安慰。作為一個牧靈工作者,不僅是一個傾聽者和陪伴者, 也是一個在痛苦中幫助他們重拾信德和希望的橋樑。

對於那些直接面對生死考驗的病人和家人們來說,信仰是一種超越物質治療的精神支柱。信仰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力量和希望,讓他們在虛弱的生命中找到內心的平安。天主與病人的關係不僅限於宗教儀式或祈禱,更體現在每一次的照顧與關懷。許多醫護人員和義工, 不論是否擁有信仰,都透過他們的行動和關心,體現了天主的愛和慈悲。他們在治療和照顧過程中,不僅關注病人的身體健康,亦會關注他們心靈的需求和情感的安撫,因而將這些有需要的兄弟姊妹轉介給我們。

因此,我們每天所需要的,不單只是讓他們獲得醫療上的治癒,而是與他們一起經驗心靈的旅程,讓天主成為我們心靈的港灣,平安地停泊在這港灣之中,感受天主的慈悲,藉以重拾力量,活在當下。

• 本專欄逢第二主日刊出


  • 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