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牧感謝教宗訪亞 勉多元共存 包容尊重
(本報訊)「教宗重臨亞洲為我們是莫大的喜樂,而亞洲正是教會的將來。」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感激教宗透過牧訪亞太地區,「凸顯亞洲的重要之餘,也見證世界的邊緣是主耶穌要接觸的地區—這正是教宗在其牧職中的關懷。」
教宗於9月2日至13日牧訪印尼、巴布亞新畿內亞、東帝汶及新加坡四國。亞洲包含多元的宗教與文化,周樞機預視亞洲的多元共存,是普世教會未來要走的路,「宗教之間需要學習去共存、互相尊重,合力推動人類的幸福、和諧、環保生態及人類的健康⋯⋯ 教宗在亞太不斷重申愛與尊重的信息,這是我們需要繼續加強的一環。」周樞機認為,愛是恆常的課題,香港教友需要實踐包容,尊重他人,並滿懷同理心。
教宗重提牧訪中國心願
周樞機與夏志誠輔理主教於9月12日,在新加坡參與教宗會晤該當地官員的演講活動,其後在國家體育館與教宗及亞洲主教共祭彌撒。教宗跟體育館內的樞機和主教逐一握手,周樞機與教宗親切地交談,並再次聽到他牧訪中國的心願,「正如教宗近期接受耶穌會中華省謝詩祥神父訪問時所言,他很希望前往中國,特別是訪問上海佘山的聖母朝聖地。」周樞機表示, 曾口頭及書面邀請教宗來訪,冀望這趟旅程能夠於不久將來成事,而牧訪地點也可以包括香港。
夏主教亦表示,教宗雖然年事已高,但思想仍很敏捷,整個牧訪行程亦貫徹其一貫風格, 不論是講話還是所探訪的團體,也傳遞了教會親近貧窮和邊緣人士的訊息。
是次香港教區應新加坡總教區向亞洲主教團協會成員發出的邀請,組成了47人的參禮團,與五萬名來自亞太地區的教友在體育館內一起參與彌撒,體驗普世教會的團結。「這個普世性或許有點抽象,但當你與數萬人一起參加彌撒,齊心唱歌、等候、祈禱,秩序井然,便能具體、實在地經驗普世教會的共融與合一。」身兼參禮團團長的夏主教道。
除了普世性的彌撒,參禮團亦藉此機會接觸新加坡地方教會,分別到訪善牧主教座堂、聖伯多祿聖保祿堂和方濟會的天使聖瑪利亞堂,並與當地港人天主教移民團體「聖心基基團」交流及一起參加感恩聖祭。
新加坡教友熱心信仰最為夏主教欣賞,例如每間聖堂在早上平日彌撒後均會舉行十多小時的明供聖體禮儀,期間不乏教友參與;接待參禮團的人員充滿熱情和活力,「看到他們對信仰的熱誠和投入,使我們也受到鼓舞,甚至有一份催逼,在自己的信仰裡也要有這份活力。」周樞機與夏主教不約而同地表示,新加坡教會迅速成長,從20年前的不到20萬天主教徒,至現在有接近40萬教友,當中的福傳方法和經驗值得香港教區了解和研究。
香港參禮團成員 體會主內愛與團結
參禮團副團長、教區教理中心主任鍾桃卿表示,在體育館裡看到教宗謙卑地乘著小小的高爾夫球車進場,主動向走近他的兒童覆手和派發禮物,及近距離接觸坐輪椅者, 令她深受觸動而落淚:「教宗作為耶穌在世上的代表,亦跟耶穌一樣,看見等待他的群眾而動了憐憫的心,並走向他們(參谷六34), 這份親近感為我十分強烈。」她又謂,教宗「走出去」、「歡迎任何人」的牧民方向十分清晰,對教理講授員、慕道班和主日學導師,以至即將設立的傳道員,也是很好的啟發,「我們不單要從地域上走出去,更加要擁抱這種心態,不能因覺得困難便不嘗試去做,而是要想辦法跨過這些藩籬。」
一同參禮的露德聖母堂教友衞阮慧珍亦處處看見信仰的標記,例如數百位身穿白色祭衣的共祭神父從中間通道魚貫進場後走向兩旁,像個「有生命的巨型十字架」;場內不同國籍的人同心雀躍地等待教宗,也令她深切體會彌撒感恩經中「使散居各處的子女, 和你團聚」的經文。彌撒禮成後教宗祝福眾人時, 黃昏溫暖柔和的陽光恰好映照場內,更讓她切實感到天主以其恩寵光照萬民。
另一名參禮團成員、聖十字架堂教友王麗賢表示,團員來自不同堂區, 本身互不相識,感謝天主把眾人連繫,促成這次「堂區一家親的家族大旅行」。她認為, 新加坡教會予人感覺活潑、凝聚力強,而此行獲聖心基基團盛情接待、等候進入體育館時各地教友互相拍照問候等經歷,令她在地方及普世教會的層面均感受到這是個以愛建成的「人的教會」,體現了教宗今次牧訪的主題「團結」。教宗在講道中勉勵信眾以愛為基礎、以行動服務別人,令她反思自己能為天主做甚麼。衞阮慧珍也因著當地義工盡心的服務及聖心基基團的熱情款待而受啟發,將更主動為近人服務,希望受助者藉她的行為更認識天主。(黎╱鄧)
- 01 周守仁樞機與教宗握手、傾談。
- 02 周守仁樞機與夏志誠輔理主教於9 月12日參與教宗在新加坡主持的演講活動
- 03 教宗於9 月12日在新加坡主持大型彌撒。(OSV新聞網圖)
- 04 夏志誠輔理主教(左五)與部分參禮團成員合照, 左七及左六為衞阮慧珍及其丈夫衞志強。
- 05 香港教區參禮團參與由教宗方濟各主持之彌撒
- 06 逾五萬人參與在新加坡國家體育館舉行之彌撒 (OSV新聞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