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一筆一劃都可以有「自療」作用

期數
4207期
刊登日期
2024.10.04
作者
張凱韻
主曆
2024年10月06日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14A.01_500共用圖片/檔案 - 明愛表達藝術治療的出現並不是用藝術去替人解決問題,或者用藝術分析他人的生命,而是接近藝術,讓它引導我們自然地走進自我成長的旅程,當投入藝術、相信藝術,創作者本身才是真正的治療師。

藝術是人的本性,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我們很通常地覺得自己畫畫不好看或者唱歌不好聽,但我們是有畫畫及唱歌的能力,人愈年長,我們會愈對自己的藝術能力失去信心。表達藝術就是讓我們可以拋開平日的審美觀,撇開對錯的觀念, 回歸我們內心的「內在小孩」,從而享受藝術,尋求潛藏在我們內心的創意資源和自癒力量。本頁圖片/檔案 - 14A.03_400本頁圖片/檔案 - 14A.02_400

曾經在一個表達藝術工作坊中,邀請一位住在宿舍的女兒和媽媽用繩及水彩創作了兩幅繩畫去表達她們的關係,雖然這兩幅繩畫都用同樣的方式繪畫,但出來的效果卻大相逕庭,這位年青人和媽媽其後不約而同都在兩幅畫上畫了一個半邊心形給對方,兩幅畫合起來就是一個心形,而且看起來是一個拖手的心形,媽媽對女兒說,無論她們在不在一起生活,但她們的心永遠都像這兩幅畫一樣是拖著對方的心,說罷兩母女就相擁在一起,場面溫馨。表達藝術其中一環是透過在藝術中的一些「隨意」,將潛意識帶到意識層面,尋求觸動內心的經驗,看似不經意的藝術,最後都會與我們的生活及生命產生連繫。

自我探索和自癒是一趟永無休止的人生旅程,而表達藝術則可在這趟旅程上,時刻增添色彩、音樂、節奏、創意、樂趣、滿足感和成功感。(*張,2015)如果你相信藝術,每一劃、每一筆在紙上的呈現都有其值得被用心聆聽的意義。

* 張文茵(2015)(初版)。表達.藝術.治療, 香港:藝術在醫院有限公司


  • 01 拖著手的心形,永遠的連繫。
  • 02 用繩將顏料畫上畫紙,每一次都是獨一無二的創作。
  • 03 親子創作:媽媽創作上半部分,小朋友製作下半部分。
  • 明愛家庭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