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醫治受傷的人靈 馬德良神父

「醫治」是聖言會馬德良神父(Terrance Mascarenhas )25年鐸職中最重視的使命, 他在「醫治彌撒」中為身患重病或心靈受創的教友覆手,讓經歷漫長折磨的教友,透過這雙溫暖的手,感受到耶穌基督的慈悲。
「信德是偉大的,耶穌對他治好的病人說:『你的信德救了你。』人是憑著信德獲耶穌治癒。」馬德良神父每月在他服務的耶穌復活堂區舉行兩台醫治彌撒,安慰身心靈受傷的教友。
這份醫者心萌芽於中學時代,生於印度的馬神父曾立志修讀醫科,「直至我被一篇耶穌會神父寫下的文章打動,他寫道: 『醫生可以醫治肉體,神父卻可以透過修和聖事醫治靈魂。』」最終他服膺於聖言會的神恩,決心成為一名治癒人心的傳教士。
馬神父的父親在他五歲時離世,母親捨不得愛子遠走他方, 「我在聖言會修院體驗半年後,媽媽力勸我轉往教區修院,並請求教區主教接納我。」然而,馬神父的聖召比母親想像中堅定, 決心留在聖言會。
印度聖言會昔日安排修生每年服務極度貧困的偏遠地區或院舍一個月,「我服務過痳瘋病人及山區貧民,與他們一起生活,喝不潔淨的水,睡不舒服的地方。」
洗滌不能癒合的傷口
「某年奉派到仁愛女修會的垂死者之家服務,那是極其困難的經驗。家舍裡面住了很多臨終者,他們身體殘障,有的皮膚發黑,傷口深可見骨,我要揭開腐爛的皮肉 ,為他們清洗及重新包紮。我們吃飯的時候,房間仍充斥著那種氣味。」馬神父視苦差為福份, 洗滌傷口的難忘經驗,讓他深深體會到耶穌甘為人類受苦,洗淨其罪惡的愛,「有一天,我完成服務後被修院院長邀請,在德蘭修女的墓前舉行感恩聖祭,我感到十分幸福,同時感受到德蘭修女偉大的服務精神,她以天主無私犧牲的愛去照顧被社會遺棄的人,讓他們有尊嚴地生活。」
馬神父經歷12年的培育後,於1999年在印度晉鐸,他以瑪竇福音( 五16)為鐸職的格言:「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
為母親送上沉重的祝福
「兒時母親打點家裡的一切,我後來要在修院負責院務,令我倍加掛住母親。」馬神父2000年來港,早年每三年回 鄉探望母親,及至2010年,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竟然再認不出自己日夜牽掛的愛子,「母親我對說:『我的兒子只有3歲呢!』我穿上神父祭衣後,母親說:『你是神父嗎?請祝福我吧。』」馬神父心裡極不好受,卻堅定地伸出雙手,如同為病人覆手一樣,降福摯愛的母親,隨後母親便認出他。母親於2017年去世,現在馬神父探訪長者時,間中會想起當年等待兒子回鄉的母親,特別是望著大門口、等候親友探訪的長者。
馬神父繼續運用他一雙手,祝福被疾病與痛苦纏擾的人, 「兩年前,疫情迫使聖堂暫停舉行彌撒,一名教友愁眉苦臉在聖堂內祈禱,我上前慰問他,他吐露心聲:『我3歲的女兒患病留院,醫生說她沒有康復希望,醫院又不准許探訪,你可否拍片或透過視像通訊,遙距祝福她呢?』我立即拍攝了祝福的片段,讓那名爸爸播放給女兒觀看及祈禱。經過一番醫治,那名小女孩於兩個月後康復出院。」
「我有一次主持彌撒後,一名小女孩衝上我跟前,然後緊緊抱著我,我問她:『你是誰?』她的父母回答說:『我女兒是曾被你祝福的病童。』這刻我感受到天主醫治的力量,萬分感恩。」馬神父經常探醫院病人,為他們施行聖事,並關顧亡者家屬。他深信祈禱與關愛是醫治病人的心靈良方。
馬神父主持的醫治彌撒,從起初只有寥寥數人,到現在人頭湧湧,「其中兩位患有癌症的教友,捱過了一段日子後康復了, 他們被自己信德拯救。」他指出,耶穌垂視人們的信德,從而寬恕其罪過,並透過在十字架流下寶血,給我們生命。
他認為,耶穌基督的祝福,不單具備醫治幅度,也具備福傳效果,他在耶穌復活堂積極舉行聖體出遊,降福觀塘區的家庭。區內近年有不少新屋苑落成,馬神父與青年在社區內派發福傳禮袋。
耶穌復活堂的大門為莘莘學子打開,讓毗鄰學校的學生晚上到堂區溫習,有時更請他們喝汽水,「學生前來打機或功課,其中一人跟同學開玩笑地說:呢個『黑色人』好好! 」學生率直的玩笑,令皮膚黝黑的馬神父會心微笑,他懷著年輕的心陪伴這群愛玩的青年,跟他們前往快餐店吃薯條喝可樂,展現父親般的關懷。
馬神父最近回鄉慶祝晉鐸25周年,他返港後繼續為有需要的教友主持醫治彌撒。馬神父期望自己的一雙手,能夠繼續祝福那些滿懷信德的受苦者。(鄧)
- 01 馬德良神父為參與醫治彌撒的教友覆手
- 02 曾接受馬德良神父遙距祝福的小女孩,病癒後向馬神父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