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讀書】與耶穌對話 與自己連結〔作者︰梁鳳玲〕

期數
4209期
刊登日期
2024.10.18
作者
梁鳳玲
主曆
2024年10月20日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12C_300共用圖片/檔案 - 冷讀書(FB&Whatsapp)生活出信仰,信仰真正與生活生命結合, 如何可能?怎樣實踐?

深刻地經驗耶穌,與主相遇,志不在高超境界,神魂超拔;更珍貴的,往往在點滴之間,生活經驗中,生命高潮與低谷中,與福音中的耶穌會晤,注視祂觀想祂。剎那間,是溫暖,是點滴在心頭,是在微風細雨間,銘刻在心頭。剎那間,可以平凡無華,「貼地」具體,跟福音中的耶穌對話。

默想、觀想福音中的耶穌,正是與祂連結,同時也跟我們自己連結。找到自己,找到天主。這本身已是一個祈禱。

不過,進入福音場景,與耶穌對話,展開連結,是需要學習的,還要恆心與耐性。今天,對我們現代人來說,與自己連結反而覺著陌生;與「遠古」時候的耶穌連結,更是艱難。為甚麼?因為我們須打破觀念,這位耶穌不是「遠古」時候的,祂今天仍然與我們同在,進入聖言中、福音場景中,仍然活生生的,滿有生命氣息。

我們絕對可以跟這位耶穌連結、對話,由祂啟發我們,轉化我們。

觀想耶穌,透過福音場景中的人和物,與耶穌相遇,也是你與我心底最深的渴望。阻礙我們進入默想中的,可以是紛亂混雜的思緒; 日常瑣碎的事務,以及如波濤起伏的負面情緒,促使我們停不下來,定靜地注視耶穌,觀想耶穌。

要安頓情緒,準備自己基本的狀態,以進入福音場景,基本步驟很重要。此書內容結構上的設計,與這方面有密切關係。

全書16個篇幅,有16則真實故事,引述16 段福音場景。故事主角背景廣泛,有正在服刑者、終身監禁囚友、無家可歸的遊民、難民等邊緣人士,或來自社會或教會領袖、治療者及教育工作者等中堅分子。作者麥可.甘迺迪神父是耶穌會會士,他引述這些人物的故事,讓我們進入故事中人的處境,以他們的眼睛、觀感與角度,跟福音場景的人物相遇與連結。各篇幅的結構中,故事之後是精闢具內蘊力的默想指引,每頁版面所見,是每行由二字至十字的短句或片語,鼓勵我們以慢讀細嚼的節奏與方式,將短句或片語沉澱到內心深處,漸漸地展開與耶穌的對話。

舉個例子,其中一段選取的福音是「瑪爾大與瑪利亞」(路十38-42),默想指引有其中以下幾句,試代入瑪爾大的心:「耶穌 我不想浪費生命 那是我最大的恐懼 那是為何有時候 我無法停下來…… 有時候在夜裡 我難以入眠 想著我所看見的 想要做的事那麼多 卻感覺如此無力 如此軟弱 那便是我為甚麼一直在繞圈子 但是耶穌 我只知道 過度負荷 並不能幫助我達成 我所應做的 想要做些甚麼 讓這世界變得更好 想要做的事那麼多 而單是坐在這裡 耶穌,跟你在一起 讓我明白 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一切所作所為都要出於愛 在心中找到愛懷著愛做一切事」

以上的示範,正反映我們的心境或困局或體會,進入默想場景,人人都可以有屬於他自己的祈禱——與耶穌的對話;逐漸地,我們生活中的外在旅程與內在旅程有所連結,變化甚至轉化也在展開。

觀想耶穌——在生活中相遇

出版社 光啟文化 / 作者 麥可.甘迺迪Michael Kennedy, S.J. / 譯者 張令憙 /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初版 / 定價 $100 / ISBN 978-626-7272-07-7


  • 本專欄與「靈火讀書」專欄輪流刊
  • 梁鳳玲,塔冷通心靈書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