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火讀書】深入淺出談聖經導論
聖經有沒有「初版」這回事?瑪竇和馬太有甚麼關係?《趣味神學之新約》的作者丘建峰在自序中借了這兩個問題,帶出了很多人對聖經缺乏基本認知的普遍現象。而這方面的認知, 有助我們正確地讀聖經。其中第二個問題令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件烏龍事。那時作為一位冷淡的教友,在某個書展中突然心血來潮買了一部聖經。回家閱讀時卻感到怪怪的—為甚麼跟彌撒中所讀經文有點對不上?後來才知道,中文聖經有不同版本,天主教徒使用的主要是思高版本。糊里糊塗的筆者當時買的當然不是思高聖經!
《趣味神學之新約》是一本關於新約的書, 卻並非一部釋經書,也不是把新約經卷逐一介紹的入門書;而是一本側重介紹新約形成與傳遞的導論書。如果你擔心內容很學術,很沉重,且先看看書名「趣味」二字,再看看其中的一些目錄:「奪寶奇經」、「上主的鄉音」、「耶穌的fans」、「福音是LEGO?」、「點止編輯咁簡單」……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立意以輕鬆、深入淺出的方式,去規劃全書,介紹一般被視為深奧的聖經基礎知識。
縱觀全書,確實有不少有趣的內容,例如目前最古老的新約聖經抄本原來是一小片兩寸半乘三寸半的紙草紙;在彌撒讀福音前「按XX 所載」這句話原來背後有特別的意思;又如最初的新約聖經是沒有標點的,現時的章節也是後人所編的。
仔細讀下來會發現,小小一本書,卻涵蓋了很廣的範疇,由聖經的紙張開始,到作者、代筆、抄寫、翻譯以至福音成書四部曲(成言, 成文,成書,成典)等等。整體來說,就是想與我們分享,影響到聖經現時面貌的種種。換句話說,今天我們手上的聖經,如何是目前的這個模樣。
記得某次作者說過,讀神學時,聽修女講解聖經歷史批判法,令他眼界大開。相信這本書某程度也分享了作者的這個經驗。例如書中談到馬爾谷福音,從前被視為瑪竇福音的簡化版,不太受重視。近代以批判方式研究發現, 馬爾谷可能是第一部福音,由此人們再著眼細讀其結構內容,看出其獨有之處,讓人循序漸進認識耶穌基督。
作者在自序告訴我們,聖經不曾存在過「初版」這回事。讀過《趣味神學之新約》後,當知道聖經的形成是經過一段發展的過程;換言之,聖經的經卷並不是聖神臨在一個人身上, 由卷首至卷尾一口氣寫出來,跟著付印出版。所謂聖神默感,或者可理解為由聖神推動,在信仰團體中孕育而成書。這比純粹由上而下一蹴而至的概念更有深度,反映了信仰的團體幅度。同時,這與天主救恩的實現(經過漫長的過程,在歷史中一步步呈現)更有點相似。
某次跟一位學兄聊起神學普及化,大家皆認為要深入淺出的表達神學是需要恩寵的。而《趣味神學之新約》的作者,正正有這份恩寵。最近得知作者策劃了一系列的普及網上課程, 在他的FB(臉書)讀到這一句:「與高深學問有關,但用家需要的,不是學原理,只要關乎他們自己生活有關的部分,可以拿來用」。有學問而有心為神學普及化貢獻,很是難得,作者一直從事信仰培育工作,善用天主恩賜的塔冷通。期望更多「普羅」信友可以受惠於此。
趣味神學之新約
出版社 塔冷通心靈書舍 / 作者 丘建峰 / 出版日期 2010年12月 / 定價 $50 / ISBN 978-988-18880-6-8
- 本專欄與「冷讀書」專欄輪流刊登
- 許子佳,靈火運動。(更正:本專欄印刷版,作者名字誤植何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