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蛛絲馬跡〔作者︰何家怡〕
我是一位修道人,有著物理治療專業背景,對肌肉骨骼不適特別敏感。找問題的根源是我的興趣,好能對身體病痛對症下藥。其實不只對身體,對心靈旅程,甚至修道生活的旅程也是一樣。初學生中有很多來自農業家庭,對種植有著豐富的知識,在初學院中最不懂種植的就是我,好在她們不會因為我不會種植而取笑我太厲害。我對種植的知識雖不太懂,卻足夠讓我將種植所需要的心懷、敏銳性及知識跟成長及修道生活所要求的作對比,好讓她們明白。就如今天福音耶穌所說:「你們幾時看見,這些事發生了,就該知道:人子已近在門口了。」(谷十三29)我常常鼓勵初學們細看大自然,細看生活的每一細節,好領悟天主的啓示。
天主的啓示並不是甚麼大道理,不用獲取高級學問,卻要求細心領悟、觀察及開放的心,去體會天主的愛。然而,這些條件是最難捉摸,因為今日的社會文化講求快而準,講求速度,而且講求學會奉承,著重外在表現。這些都是相反修道生活辨別的標準。初學們需要學會選擇修道生活的價值,才能以心去生活。那些只靠外表,只是「跟大隊」做事的,很容易便看得出來。以心生活的人, 很有反省能力;相反,那以外表來奉承的,就連反省都是奉承來的。這些蛛絲馬跡,懂看的人一看便懂,但要讓初學們知道她們這不正確的態度,真是另一個令人「頭痕」的學問。
願意度修道生活的人,我相信本心都是好的,總有東西吸引他們來學習,來跟隨主基督,但他們是否知道並明白度修道生活的要求,或是有否足夠的自由度去選擇,正是我們作為培育者的任務。在舊約時代,天主透過不同的先知和君王們去告訴那些被選者的許諾:「我已將生命與死亡,祝福與詛咒,都擺在你面前;你要選擇生命,為叫你和你的後裔得以生存。」(申三十19)若來體驗修道生活的青年們,沒有意識到這選擇的需要性,只是跟著生活的節奏,作為培育者便必須幫助他們辨別清楚這召叫,並清楚知道這生活的價值,才能談得上自我奉獻。
要成為一位好醫生、一位好農夫、一位好廚師,各行各業都懂得如何看行內學員們的行為及學習心態上的蛛絲馬跡,好加以培育。我們作為負責培育的修道者,也該懂得看懂青年們進天國意願的蛛絲馬跡,並協助他們指出通往生命的道路,好獲得天主給我們的許諾。耶穌說:「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瑪二十二14) 不是耶穌沒有叫,是人們多拒絕祂的邀請。基督願意所有人得救, 人卻總是諸多推搪。就讓我們鼓起勇氣,擔起自己的十字架,跟祂走進天國的道路。
- 本欄作者: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譚錦榮和黃漱芳輪流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