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露德聖母彌撒中心 仰賴慈母 熱心福傳
按圖放大
長沙灣天主教小學庭園內的一尊露德聖母像,成為了校內「露德聖母彌撒中心」的信德標記—它雙手合十,向師生及教友報以慈愛的目光,讓他們無論在生活中遇上多大的痛苦,總會記起慈母擅於轉化人心。
「去年有學生患急病驟然離世,這件事為我們帶來了生與死的教育。」長沙灣天主教小學校長謝至美為學生病逝深感哀痛,苦思安慰良方時,學生的信德教她動容,「火葬禮當天,一名學生小聲說:『校長,你可唔可以帶我們到聖母媽媽跟前祈禱?』我問學生:『你們希望為甚麼事祈禱?』他們答道:『我希望跟同學去天堂!』」謝校長和學生在聖母像前緊閉眼目,把來日在天堂重逢的心願交給聖母,「原來信仰給予他們一份勇氣。」
長沙灣天主教小學前身是白田天主教小學,創校以來一直奉露德聖母為主保,2021年遷址長沙灣後,與當區的聖老楞佐堂區合作無間,堂區於2023年12月在該校設立彌撒中心,回應了長沙灣社區新舊交替、年輕家庭相繼遷入的牧民需要。
福傳寶礦 不容小覷
「大約一年前,我奉調到聖老楞佐堂區服務,這堂區最大的特色是天主教學校林立,刻下有十間,一年後或再多一間,因此,堂區容易接觸小孩子,學校是一個福傳寶礦,潛力甚大, 提醒我要努力福傳。」聖老楞佐堂主任司鐸包俊偉神父(Gervais E. Baudry)以校監身份,與長沙灣天主教小學合作開展福傳大計,例如於夏季為家長舉行福傳聚會,並構思於稍後給家長推出慕道前的聚會。
此外,包神父邀請區內五間天主教小學的學生,於每月第一個主日前往堂區,參與富趣味的信仰活動「與耶穌『童』樂.信仰探索之旅」,並期望能鼓勵未領洗的孩子們參與主日學; 最近,包神父主持的親子泥塑花盆製作班,廣受孩子們歡迎,推出後迅即額滿。
長沙灣天主教小學趁家長前來出席聖誕聯歡會欣賞子女表演時,安排了一項揉合報佳音形式的福傳活動,該校宗教科科主任衞鎮國老師期望讓家長在輕鬆自在的環境下認識天主教,結果有接近200人參與,教他們喜出望外。「在家長前來學校等候子女放學的45分鐘,大家放鬆了心情,樂意聆聽,是最合適的福傳時間。」謝校長期望未來透過茶聚等輕鬆形式與家長「聊聊信仰,談談孩子在學校的生活⋯⋯ 雖然有時候我們會擔心福傳活動反應冷淡,但包神父給予我們勇氣,以行動鼓勵我們多走一步。」
包神父走進長沙灣天主教小學的校園內陪伴學生,衛鎮國老師發現,學生無不對神父的生活深感好奇,「包神父參與我們的宗教課,亦趁小息陪伴學生。他們踴躍向包神父發問,例如問他:『為甚麼你會選擇前往香港傳教呢?』」
不少學生被天主教學校及父母的信仰喜樂感染,領洗後留在聖老楞佐堂積極服務教友,小孩子加入「聖母的婢女」團體,為母堂或露德聖母小堂的禮儀服務;青年團體「Gus+」凝聚從主日學畢業的青年, 讓青年策劃活動,成員郭婉嫣表示,「我們於領受堅振聖事後長大了,不應躲起來,應成為聖堂的服務力量。」
漸漸地,在校園的露德聖母像前祈禱成為教友於主日,及師生於平日的習慣。在玫瑰月結束祈禱禮上,學生將自己的心意奉獻到聖母像前,將這份孝愛昇華。聖母媽媽的美德融入了長沙灣天主教小學的價值教育框架之中,鼓勵學生效法其芳表,並承行主旨,謝校長表示,學校本年以「仁愛」這主題去貫穿聖母在聖經裡的形象,「我們不忍看見年輕一代面對困難時將痛苦鬱於心裡,遂引導他們聆聽天主的聲音,學習忍耐,燃點對生命的熱情。」
露德聖母一直是長沙灣天主教小學師生的依靠,創校校監李煜鴻更請求聖母為成功遷往新校舍轉禱,天主垂允各人的禱告,把「露德聖母彌撒中心」巧妙地安排在學校內,更交託他們福傳使命,謝校長深信學校在聖母媽媽的護佑下,能讓莘莘學子分沾天上慈母的智慧和美德。
- 編輯 Catherine Wong / 採訪 Joe Tang / 設計 Andy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