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慈愛常在〔作者︰廖雅倫〕
常年期第六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耶十七5 -8 ∣
答唱:詠 1 ∣
讀經二:格前 十五12 , 16 -20 ∣
福音:路六17 , 20 -26
甚麼是福? 甚麼是禍?相信每個人都可有不同的演繹和理解。但是也大概不會認為貧窮的、飢餓的、哭泣的和被人惱恨辱罵的,能稱得上為有福的人;而富有的、飽飫的、歡笑的、被人誇讚的,這些人生之渴求反而是有禍的。顯然耶穌是在教導我們,真正的幸福並不同於人們對幸福的普遍理解,因為除了找到天主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幸福。就如聖奧思定在《懺悔錄》的第一卷中所說的:「祢為祢自己而造了我們,我們的心是如此煩躁不安, 直到它在祢內尋得安息。」
這令我想起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聖詠《主慈頌》:「祂未曾應許天常蔚藍,祂未曾應允花兒常開,祂卻恩許祂的慈愛常在。」的確,在人生旅途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順意的,有些時候會感到憂慮困惑,甚至疼痛悲傷。遇上這樣的境況,讓我們相信天主仍在,只是我們能否體會天主在我們人生的逆境中也從不缺席?
耶穌舉目,望著自己的門徒,當時正正有一大批群眾來到,他們受著貧窮之苦、飢餓之苦、哭泣與受辱罵之苦。可是,即使在困苦流離中,他們仍然從各城各地長途跋涉走到耶穌面前,聽他講道。實在,能在困苦中,懂得去找尋耶穌,真是人生中最大的福份,因為他們不被困難痛苦所困,而願意從耶穌身上找到生命的希望。所以,耶穌說: 「天主的國是你們的。」(路六20)他們願意與耶穌一起,確是天國的景象。
在耶肋米亞先知書中記載著上主的話:「凡信賴上主,以上主為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耶十七7)當身在困苦中, 確實需要很大的耐心去面對,亦要有堅強的信德。實在,我們需要每天在清早的祈禱中就求信德的恩寵,也要求上主增加我們對祂的渴望去過每一天,就像福音中的群眾一樣,帶著生命中的困苦,也帶著生命中的悲傷,最終也帶著對耶穌的信德與渴望走到耶穌面前。當人願意聆聽耶穌,親近祂的時候,深信慈愛的主耶穌必定會讓人有平安去面對生命中的不同處境。所以,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能抓緊耶穌,時刻渴望祂,容讓祂的大愛滲透我們的生命裡。
耶穌說:「富有的人是有禍的……飽飫和歡笑的人是有禍的……眾人都誇讚你們,你們是有禍的。」(路六24-26)耶穌的意思並不是指人不可以富有,不可以飽飫和歡笑,而是要指出當我們沉醉在這些美好的情境裡,而忘記了耶穌,也不意識一切的好都是來自天主的時候,這些外在的好,只會令人愈來愈遠離天主,這就是禍之所在。
的確,基督徒要如「一棵種在水邊的樹,在河畔扎根,不怕炎熱的侵襲,枝葉茂盛,不愁旱年,不斷結實。」(耶十七8) 汲取更深層來自基督的養份,這養份不會因為任何不利條件而減弱。因此,耶穌在這真福教導中所作出的恩許,實是最有力的養份,使我們從不因貧窮、飢餓、哭泣或迫害而減少信仰生命的動力。人生有順境,也有不如意的際遇,但最終都會有豐收,因為「全心依靠上主的人,真有福!」(詠四十5)
• 廖雅倫神父為教區神父,現任聖十字架堂主任司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