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 ·活】只倚靠那使死人 復活的天主
「如果基督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仰便是假的。」(格前十五17)我們如何知道耶穌真有復活了?事實就是憑殉道者的血見證了這份信仰, 由初期宗徒在聖神降臨後的表現,既記載在《宗徒大事錄》與保祿宗徒的書信中,也記錄在教會殉道聖人的事蹟。
《近代豪俠傳》「當仁拋小我,捨身成大事,永垂青史裡。」譚嗣同就義於33歲,秋瑾就義於32歲。當林覺民24歲就義前留下給妻子的《與妻訣別書》,他書寫時面對龍鍾老父、身懷六甲的年輕嬌妻與幼子。然而,因著他推己及人的愛與國族情懷的愛,他為國家民族的好人與壞人的愛,懷著肝腸寸斷的割心之痛寫下《與妻訣別書》,走上了黃花崗的起義之路。因著他們年輕烈士的激勵,國人以赤子心而全然奉獻身心性命地繼續救國。耶穌實實在在的告訴我們「一粒麥子落在地裡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十二24)國家民族的發展亦如是,即使經歷許多黑暗,最終亦必有光明將來。
無論國家民族有多少仁人義士,他們的鮮血也是寶貴而有價值的,然而,他們卻無從給予人有末世身體靈魂復活而得享新天新地的真福永生,與天主聖三一起生活真希望。當國家一直發展,尤其在全球一體化之下, 各式各樣的個人主義、物慾追求與競爭心態演變為身心煎熬的生活, 隨之而來的抵受不住壓力的躺平生活,甚或自殺年齡愈來愈年幼化, 實在可哀可悲。
這是一個需要希望與未來的時代。耶穌是給予任何時代希望的真人真天主,祂為了救贖人類,使人與天主和好,甘願服從天父的派遣,為有罪的人死在十字架上,並在第三日被天主父復活了,之後顯現給刻法、門徒、與五百多弟兄(格前十五5-6)。因著歷代如雲的證人(希十二1),讓生活於現世的人藉聖經的記載與聖人的事蹟,使我們認識教會即使有黑暗歷史,或至今仍有教會人士的黑暗人性被揭露而傷害了普世教會的公信力。然而,作為教會肢體的我們能在「只倚靠那使死人復活的天主」(格後一9),在天主恩寵中成為希望的朝聖者,以言以行傳遞福音, 使人滿懷信心期待新天新國的來臨。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