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看得更遠〔作者︰廖雅倫〕
四旬期第二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創十五5 - 12 , 17 -18 ∣
答唱:詠 27 ∣
讀經二:斐三17 -四1 ∣
福音:路九28 -36
你可有想過五年後的你是怎樣的呢?再長遠一點,十年後的你又會是怎樣啊?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為將來訂下一些計劃,或許是人生大事,或許是讀書進修……,計劃將來是為讓自己有目標地去走人生路。而為作為有信仰的你,又有否為信仰訂下一些目標計劃呢?
創世紀記載著上主對亞巴郎的召叫,相信亞巴郎在人生現階段計劃中,不會再想像自己有子女,因為已年老,不過天主的計劃永遠超過人所求所想的。天主許諾亞巴郎的後裔會多如繁星,而亞巴郎就選擇相信天主。的確,天主總會有祂的方法讓人在失望中找到希望。祂教導人不要只看目前灰暗的處境,反而要將自己的目光放得更深更遠。
福音中的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他們的心情本來是充滿憂心與失望,因為不久前耶穌跟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棄絕,並且要被殺;但第三天必要復活。」(路九22)耶穌明白他們的擔憂,所以帶領他們上山祈禱,可以想像在山上必會有廣闊的視野,可以望得更遠,就在此時,「耶穌的面容改變,他的衣服潔白發光。」(路九29)耶穌讓他們看到祂本來光輝的面容,給他們信心面對憂心的處境。厄里亞和梅瑟出現和耶穌談論「耶穌的去世」,耶穌的死亡是天主救世計畫的實現,苦難的背後就是救恩的展現。
讓我們也去反省自己的信仰生命,在與天主的關係上,究竟有否幫助我們的目光看得更深更遠?實在,我們的人生計劃不應只停留在物質的嚮往上,更要為靈性生命訂下一些具體計劃。耶穌在公開生活前,被聖神引領到荒野,祂面對魔鬼的誘惑時,肯定地說:「人生活不只靠餅。」(路四4)假若我們只滿足於物質生活的需求時,我們永遠不能與天主有更深的關係,因為物質的滿足已成全了我們全部的渴求。從耶穌在荒野裡與魔鬼的對話中,讓我們明白一切都不能使我們有真正滿足,唯有建立與主的關係, 才能讓人的靈性生命得到滿全,世間上沒有任何事物可以取替我們與主的關係。
天父也給門徒信心,叫我們相信祂的聖子耶穌基督。當時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 !」(路九35)讓我們從每天的祈禱開始聽從祂,並默想祂的面容。生命的美好在於與主常在一起,只要有主在我們心中,生活的每分每秒都會富足。有時我們會努力去找尋自我滿足的機會,但是那些彷似能滿足我們的物質生活,只會是轉眼即逝的事情, 很快心靈便會變得空虛,只有一時的快感, 然後就要再找尋另一些事情以圖獲得滿足。可是,當耶穌帶著三位門徒登上高山時,他們是遠離城鎮的,來到山上一個僻靜的地方,而四旬期確是提醒我們要刻意遠離塵囂,找尋機會去聆聽和默思信仰生命,教我們去找到天主,尋獲永恆的福中之福。
實在,生命的每一刻都可以是精彩的, 即使如亞巴郎般已上了年紀,對人生再沒抱有希望;又或者如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 活在擔憂當中,對前景感到困惑。假若在這些情況下,仍然懂得依靠天主時,天主就是人生的新希望,天主永遠讓我們的目光看得更遠,並帶領我們走向光明。
- 廖雅倫神父為教區神父,現任教區助理總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