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在有理】我的孩子是同性戀的……

期數
4230期
刊登日期
2025.03.14
主曆
2025年03月16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性在有理對於大多數香港的家長而言,子女選擇了同性戀生活,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一般家長仍然深信自然家庭(一夫一妻)的價值,有基督信仰者尤其如此;子女的另類選擇確是晴天霹靂。

有些家長因此跌落了抑鬱症的幽谷,或者陷入了自我責備的漩渦,自責未有做好父親(男人)或母親( 女人)的角色。他們一方面擔心子女是否會受到歧視或人身攻擊,或會感染愛滋病毒?他們也會擔心自己:人們會議論我們嗎?我還有當一個「合格家長」的面子嗎? 整個家庭的互動和環境都改變了。

或有旁人輕言:「家長要改變思想,趕上潮流,問題便不存在了;反正多元婚姻將會成為人類婚姻制度的主流。」

然而,人類社會是否這樣發展,實在沒有可以肯定的證據;況且,父母們也有不認同這個生活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正如他們的子女以「性取向」作為自我身份( identity)的基礎, 家長們是否贊同子女走上這條路,也成為他們構成自我身份的一個元素。

如果子女在成長之後,才告訴父母他們的決定(可能是刻意隱藏了頗長的日子),在這個階段,父母已經不能夠改變他們的決定。但父母卻可以選擇「和而不同」的原則,藉此保存父母子女的關係不會因爭執而破裂;只有父母們願意後退一步,把道德判斷暫且「放入括弧」(bracketing)之內,存而不論,家庭關係的主要支柱— 愛與關懷,才不至湮滅於沒有實際效果的爭論之中。父母只能夠以愛與包容,守望或陪伴子女們在這個階段的探索。

在今天的社會氣氛之下,可能有些少年人因為對性問題的困惑,而靠近了LGBT運動的路線。家長們需要打破對同性戀問題的禁忌, 增加認識;並且學習溝通的方法,了解子女的困惑— 不單在「性」方面,還包括人格發展的各方面,幫助少年子女們有全人的健康成長( holistic growth),讓他們明白自然家庭對於人生發展的裨益。

同性戀生活方式已成為了不少年青人的其中一個選擇。大勢所趨,我們必須勇敢地和開放地去面對,並清楚向子女說明這種生活方式不足之處,讓下一代能夠全面地看到隱藏的問題:聖經和教會認為同性戀是一種有缺陷的生活方式,而同性婚姻更不能為我們所接受。

根據我們的信仰, 我們知道「男女有別」,男女雙方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在身體素質和精神氣質方面,各有強處和弱點,可以互相配合和彼此豐富。我們相信男女之間的結合不單止是上主的命令,也是天主美好的創造,唯有相愛的男和女,才能夠結出美好的果實。

我們最有效對抗LGBT 運動的方法,是多些展現自然婚姻(尤其是基督徒的婚姻)是如何的真、善、美— 它不單止在夫婦二人之間能夠發揮美好的效果,也對培育下一代有深遠和積極的意義。

另一方面,這是我們基督徒群體的一個大挑戰。我們基督徒是否能夠為我們的婚姻和家庭,向世界作出真誠和有力的見證,在紛亂的世局之中,成為世上的明燈?我們有這種自信和勇氣嗎?

本專欄逢一、三主日刊出


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小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