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火讀書】教宗講教父
「教父」指的是一班教義正確,生活合乎聖德,教會公認及年代古遠的教會偉人。如果有興趣認識多一點我們這些信仰上的「祖先」,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教父:從聖克勉到聖奧斯定》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本書輯錄了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公開接見活動的一系列講授,介紹由第一世紀至第五世紀,由第四任教宗克勉(克萊孟)到「拉丁教會最偉大的教父」 奧斯定(奧思定),共二十六位教會作家。當中有信友熟悉的金口若望、熱羅尼莫;也有較少人認識的教父;還有曾被教會譴責,在今天仍備受神學家重視的奧力振(奧利振);以至在教會共融之外去世的戴都良。全書共有三十六章,大部分以一章介紹一位教父。本篤十六世不愧為當代公認的神學家,每一章雖只寥寥數頁,已能精簡地介紹一位教父的歷史背景、教導和貢獻。由於是公開接見的講稿,內容並不艱澀,一般讀者也能讀得懂。
教父在教會史中有著獨特地位。例如教宗告訴我們安提約基的納爵(依納爵)是首位以「大公」(Catholic)來形容教會的基督徒作家;戴都良為天主聖三的道理找到了「一個實體」、「三個位格」的重要語言表達;亞歷山大的啟祿(濟利祿)強調「天主之母」與基督的「二性一位」道理的關連性。凡此可見,教父們為教會闡釋信理,捍衛正統教義,貢獻極大。此外,教會的許多傳統亦可溯源至教父的時代,例如隱修制度是由西略(巴西略)確立;奧利振是「祈禱式讀經」(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的先驅等。
本篤十六世在書中引用了教父具代表性的作品來介紹他們,讓我們略窺教父的筆觸和思想。其中不乏具啟發性的名句,和有具感染力的祈禱。現舉幾個簡單的短句為例:「相信就會理解,理解就更相信」(奧斯定);「不認識聖經,就不認識基督」(熱羅尼莫);「聖言成為人,使我們有可能成為天主」(達修(亞大納削));「願所有事物的光榮都歸於天主」(金口若望)。
綜觀全書,對主的愛是教父們的生活動力。安博和奧斯定似乎都是不由自主地被祝聖為主教,但為了基督他們願意委身效法衪為人服務。而對真理的熱忱,更主導了他們的人生抉擇。本篤論及尼沙的國瑞(尼斯的額我略)這位希臘教父時,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不把自己的生命用在虛無的事物上,卻要找到那光,使他能分辨甚麼是有真價值的。」與本書的封面所引,熱羅尼莫的說話正好遙相呼應:「你在世上當尋覓、學習的,是那些到了天國仍然確保有效的真理。」
• 筆者按:書中的人名中譯與筆者認識的頗有不同,建議閱讀時把熟悉的名字寫在書的目錄旁, 方便對照。本文提及有關教宗名字時,亦附常見的中文譯名。
•本專欄與「冷讀書」專欄輪流刊登
教父:從聖克勉到聖奧斯定
出版 光啟文化事業 / 作者 教宗本篤十六世 / 譯者 劉嘉玲 / 出版日期 2012年3月 / 定價 $87 /ISBN 978-957-546-720-3
許子佳,靈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