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在全球動盪中慶祝復活節

期數
4235期
刊登日期
2025.04.17
主曆
2025年04月20日 耶穌復活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社論周守仁樞機於今年復活節的文告中,為面對著全球衝突、經濟不穩、社會分裂與國際準則遭侵蝕的社會, 帶來勉勵和希望。他向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天主教團體發表講話,呼籲我們重新發現復活節的意義——不僅將其視為一個歷史事件,而是我們當刻的一個活生生的承諾。

在恐懼與失望籠罩人心的時代,周樞機提醒我們, 復活節宣告一項大膽的真理:光明戰勝黑暗,即使在最艱難的處境中,希望依然長存。基督的復活不僅戰勝死亡,更是天主之愛不斷突破現實的記號,給所有信靠祂的人帶來新生命。

周樞機提到貧困者和弱勢群體往往最為受苦,但他呼籲我們不要屈服於恐懼。他寫道:「不要讓對死亡的恐懼削弱我們。」這正是復活節文告的核心。我們獲邀持守信仰,根植於復活基督湧出來的希望。他了解許多人內心深處的恐懼,但鼓勵我們不要被恐懼擊倒。

周樞機在訊息中,亦談到教宗宣布2025禧年的宗座詔書《望德不叫人蒙羞》的精神。詔書召喚普世教會擁抱經濟正義與憐憫之德。教宗敦促富裕國家豁免貧窮國家的沉重債務——這不是可有可無的慈善行為,而是正義的基本要求。教宗提醒我們,任何人都有權享有基本生活條件,茁莊成長。

這份道德的高瞻遠矚在全球經濟秩序受壓時出現。美中兩國的關稅不斷增加,貿易緊張,有可能動搖脆弱的經濟體系,導致全球弱勢群體的處境雪上加霜。最近中止了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的計劃,包括危疾治療支援計劃,凸顯遠方政策的改變跟數以百萬計的人的生死息息相關。同時,苛刻的移民政策與福音中歡迎陌生人與保護無家者的召叫背道而馳。

在這樣的氛圍中,教會的聲音顯得尤為重要。當面對不公義時,我們的信仰不能再保持沉默。寬免債務、關懷移民、扶助貧困,凡此種種並非政見之爭,而是福音的具體證明。今年,東西方教會同一天(420日) 慶祝復活節,這是一個微細而有力的提醒:我們在基督內團結合一。

當我們慶祝基督戰勝死亡時,願我們將這份希望之光帶進家庭、職場和社區。願我們面對挑戰時,不以恐懼回應,而是懷著信心,堅信愛最終會戰勝仇恨,光明終會戰勝黑暗,生命將會戰勝死亡。讓我們的心燃著希望前進。主基督已復活,亞肋路亞!(SE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