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暴」還是「曝」?

刊登日期
2012.10.12
作者
秦思

 甲寫︰「做事千萬不要一暴十寒。」

乙寫︰「做事千萬不要一曝十寒。」

誰寫對了?

「一暴(曝)十寒」這成語出自《孟子告子上篇》︰「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即使有極容易生長的植物,在陽光下曬它一天(一日暴之),然後放到暗處受冷十天(十日寒之),它一定不能生存下來。這成語多用來比喻人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沒有恒心。

原文既作「暴」,為甚麼有人還把它寫作「曝」?

「暴」,今天普通話念作 bào,粵音「步」,解作突然、兇猛,如暴發、暴君、暴躁。不過,這些字義並不是「暴」的本義。

「暴」,金文寫作 ,上面是「日」(太陽),中間是一雙手,下面是「米」(楷書卻寫成「水」)。「暴」通過這三個部份來會出字意︰在陽光下把米糧撒到地上曬。小篆的「暴」寫作 ,結構跟金文近似,只是在「日」下面添一個「出」字,以強調是在太陽出現時進行。可見「暴」的原意應解作「放在陽光下曬」,普通話念作pù,粵音念作「僕」。不過,今天很少人再這麼用了,因為大家都把這個字意的「暴」寫成「曝」。

因此,甲和乙的寫法都正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