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保祿學校轉直資」說起 

刊登日期
2013.08.16
作者
儲富有

最近津貼學校(津校)申請轉為直接資助學校(直資),鬧得熱哄哄。筆者也想提出一些看法供讀者參考。內容純為個人愚見,不代表任何組織或機構立場。

1. 違反天主教教育原則?

1.1  天主教教育宣言: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香港已推行十二年強迫義務基礎教育多年,學位充足,近年更出現公營學校(官立及資助)「縮班」「殺校」的情況,不論「津校轉直資」與否,根本沒有學童被剝奪教育的權利,要考慮的:是否每一個學生都有接受優質教育的均等機會?

1.2 有教無類:

每個人都是天主按自己的肖像而造成,是尊貴的,是獨特的。因此人人平等,人人可教,要發展其潛能。天主教學校提供的服務,不論種族,不拘宗教,不計智愚,或男或女,或長或少,一視同仁,斷不會因富或貧而有所差異。

1.3 全人教育:培育身心靈全面的發展。

學校不應只是着重學業(特別是公開考試的成績),更要包括德智體群美及靈性的培育,協助學生展現天主賦予他們的潛能,亦提供適當的學習經驗,使他們明白生活意義,認識到人生的終向,永恆的生命。

1.4 傳揚天國的喜訊:

天主教學校提供道德與心靈培育,為學生一生和未來的責任妥作準備。學校的願景(Vision)和使命(Mission)是將下列核心價值(Core Values)傳授青少年:真理(Truth),義德(Justice),愛德(Love),生命(Life)及家庭(Family),使他們獲得並分享天國的喜訊。

1.5 向貧者傾斜(Preferential Option for the Poor):

貧者三類:

1.5.1 物質貧窮,社經地位低,家境清寒者;

1.5.2 心靈空虛,精神貧乏,只知盲目追求名利,失去正確人生意義者;

1.5.3 關係貧窮,徒具物質文明,人際關係郤疏離,極至者變成「自我封閉」,終日坐困愁城者。

若天主教學校單為首類貧者服務,是否不夠全面呢?

小結:筆者對聖保祿學校認識不深,但該校的校訓「為一切人,成為一切」,正顯示如何實踐天主教教育的理念,不論以任何模式辦學,也沒有抵觸上述的原則。況且沙爾德聖保祿修女往昔服務的社會情況與現狀已完全不同,隨着時代的演進和社會的發展,服務的對象及需要亦有根本的改變。為更能體現她們辦學的宗旨,提出新的政策和措施,是可以理解及接受的。

2. 名校:考試成績為重?

絕大部份家長都首重考試成績。基於現存的制度,一般的想法,「基層學生向上流動」的途徑就是:「入名校→勤讀書→好成績→升大學→找好工→脫貧窮」。不能使學生進入大學的學校,不會成為名校,它們轉直資與否,可以說沒有人去過問。事實上,不少為最弱勢社群服務的學校,包括秉承天主教辦學理念的學校,在政府「殺校」的政策下,首當其衝。誰為這些學校及其服務的弱勢社群出頭?又若果它們轉直資,是否得到支持呢?

3. 轉直資等同貴族化?

防止名校轉直資最徹底的方法是政府取消這政策。若政府繼續施行,建議規定學校必須撥出一部份(例如百分之十)學位給清貧學生,(清貧的界定可根據「貧窮線」或綜援標準),學費及其他雜費全免。這些撥備的學額不能收錄其他學生。這樣盼能避免犧牲基層學生的利益。

4. 津校困境:教育改革,融合教育,學制變更,學生人口下降皆帶來較以往更大的挑戰和問題,可是政府的資源及支援配套跟不上需要,做成困境。

4.1 學習差異極大:

應於特殊學校就讀(才獲得較妥善照顧)的學生進了主流學校,加上新來港學童,非華裔學生,單非/雙非兒童,同班同級同齡的學習差異問題更趨嚴重,極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童的需要。

4.2 缺乏專業培訓及支援不足:

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數量增加,而他們的類別也繁多:家庭問題,弱視,弱聽,肢體傷殘,弱智,自閉,過度活躍,狂躁,讀寫障礙,思覺失調,濫藥等等。現職老師絕大部份未接受過處理和照顧這些學生的訓練,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呢?

近來教育局展開在職培訓,已有小部份老師接受了三十小時的訓練課程,但相比特殊學校老師要接受最少二百五十小時的培訓,相去甚遠,極之不夠,何來能力應付那麼繁多的特殊需要呢?

以今屆中學文憑試考生「芷君」為例,她唇讀去學習,除了學校的悉心照顧外,更需一個專業團隊自願提供額外支援。可惜這種支援實是鳳毛麟角。

4.3 教育變革,教學及行政工作繁多:

教育改革要求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課堂外的學習活動要加強,盡量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給學生,連帶的相關行政工作也增多。而新課程的引進和校內評核的模式,大大添加了教師的工作,休息時間相對地不足,影響了教師的健康,妨礙了教學效能。

4.4 殺校:

學生人口下降,津校面對縮班,甚至殺校。小學殺校潮大致已過,現在輪到中學受到衝擊。為了增加生源,教師要執行大量非教學的工作,包括拜訪學校(不是交流教學心得!),到社區推廣,街頭擺檔,派傳單,甚或跨境做宣傳等。此外,為了有足夠學生開班,無論甚麼學生都收(有教無類),學業水平料必較弱,再加上述三項因素,公開考試成績自不理想。結果家長歡迎程度(Popularity Rate)必然下降,做成惡性循環。

可悲者,這些專門照顧弱勢貧者的學校,就是「被殺」的一批。

5. 結語:

要達成「人人享有教育權利」,「全人教育」,「有教無類」,「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理想,需要匹配的資源。政府把原先應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融入了主流津校,平均每個這類學生的開支是減少了,卻沒有把這些學生本應享有的教育資源,全數投放入津校,造成困境。津校要解困,轉直資能否提供一條出路呢?

歸根究底,有需要的學生應得到他們相配的教育資源和支援,才是公義的。要為貧者發聲,爭取接受均等的優質教育,釜底抽薪,政府應回應社會人士的意見,檢討直資學校的政策,並考慮增加對津校的相應資源分配。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