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聞‧連結

2020.01.28
夏志誠輔理主教邀請 同心為防疫工作祈禱
(公教報訊)教區輔理主教夏志誠一月二十五日(農曆年初一)在臉書帖文,邀請信眾同為抗炎工作祈禱,帖文如下:
====
各位兄弟姐妹:
目前疫情非常嚴峻,按專家說未來一兩周至為關鍵,所以我誠切呼籲大家從今天晚上開始,每天晚上10點鐘,一起為香港抗疫而祈禱,念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各一遍,及下面2003年的祈禱文,為期兩個星期。 主內同心、跨越困境! 「賜平安的天主,必與我們同在!」(參閱 斐4:9)
#2003年的祈禱文
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供稿
准印:香港教區副主教陳志明神父(2003年5月2日)
遇瘟疫(非典型肺炎)祈禱文
天主,你是一切美善的根源。我們來到你台前,期待你的憐憫。我們承認妄自尊大,破壞生態,禍及自己及他人的健康。為此,我們向你懺悔。
天主,萬物既是你所創造,你從不輕看謙卑的赤心,求你垂視我們今天因瘟疫帶來之苦。願我們重新得到你的愛憐,使眾人在你內恢復和諧,與一切受造之物和平共存,求你給我們再造一顆珍惜萬物之心,好能忠誠履行受托照管之職。
天主,我們把所有患病者及他們的家屬托付給你,求你施展大能,恩賜他們身心的痊癒,分享你聖子由苦難進入新生命的奧蹟。求你幫助我們整個城市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各盡己任支援前線醫務人員、社工,及教育工作者,特別照顧身處高危並缺乏資源保護健康的弱勢人士。我們深信在任何境遇中,你的愛都能改寫人類失落的結局。求你特別賜給所有基督徒這份信德,在充滿恐懼與不安的困境中,尋求你給予我們的使命。天主,願你為全體人民降下恩寵和祝福,驅逐一切凶惡,好使我們早日脫離逆境,以更新的心向你感恩讚頌。你是掌管生命全能的主,你和聖子及聖神,永享光榮,直到永遠。亞孟。
詳細內容

2020.01.28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防炎停課 直至2月17日復課
(公教報訊)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一月二十八日在臉書帖公布,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情況嚴重,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會暫時停課,直至2月17日(星期一)才復課。
詳細內容

2020.01.28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擴散之牧民指引(修訂)2020.1.27
(公教報訊)教區主教公署一月二十七日發表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武漢肺炎)」[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擴散之牧民指引(修訂),全文如下: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內地、香港及其他地區繼續擴散,政府已將疫情由「嚴重」(serious)級別提升至「緊急」(emergency)級別(即最高級別)。因此,教區秘書處及教區禮儀委員會經徵詢醫療專業人士後,參考政府的應變措施,公布下列修訂指引,以取代本年1月23日發出的指引。全體聖職人員、禮儀人員及教友,務須遵守這些指引,以確保公益,儘量減少該新型病毒在社區的進一步擴散。
* * * * * *
1.聖堂衛生
1.1聖堂必須開啟門窗,讓空氣流通,需要時加開風扇或冷氣。
1.2聖堂地板、跪櫈、告解室,尤其告解屏風,以及洗手間等,要定期清潔和消毒。
1.3教友進入聖堂前,應佩戴自備的口罩。教友不應把曾用過的口罩及紙巾等,隨意棄置。
1.4主持彌撒和其他禮儀的司鐸,以及襄禮的司鐸或執事,應戴上外科專用口罩。
2.彌撒聖祭
2.1如教友身體不適(例如咳嗽、氣喘、發燒等),尤其如過去十四天內到過疫區,或接觸過疑似患者,為本身及他人的安全起見,切勿參與主日彌撒,但仍有本份履行一些善工,如閱讀聖經、唸玫瑰經或其他祈禱。
禮儀服務人員(包括司鐸、執事、輔祭、聖言宣讀員、非常務送聖體員、接待員等),遇有相同情況,不應主持或協助禮儀。
2.2暫時聖堂門口不設聖水,教友暫時亦無須蘸聖水。
2.3暫停由教友在彌撒前,自行取麵餅放入聖盤的做法。
2.4聖堂內的禮儀經書和歌書,由於是公用,容易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故此應暫時停用。彌撒經文可以投影,以協助教友。讀經員可使用個人的經書或影印單張,教友則靜心聆聽。歌詠團成員可使用個人歌書。聖歌可投影出來,或只選用教友熟悉的聖歌。
2.5讀經員和領經員在讀經或領經時要佩戴外科專用口罩。所用的咪亦要在彌撒後消毒(可用火酒)。
2.6為保持雙手衛生,收取「奉獻」改在「堂區報告」時進行。
2.7麵餅和葡萄酒在祝聖前、祝聖時和祝聖後,都必須用聖血布蓋着,直至送聖體。這些聖血布,在每台彌撒後都要更換和清洗。
2.8暫時只送聖體,不送聖血。
2.9全體教友暫停口領聖體,只用手領聖體,而且在領聖體前,應以適當方式潔淨雙手。
教友拉開口罩將聖體放進口裡時,手部可能觸及口罩表面,因此,領完聖體後,宜再用適當方式潔淨雙手。
2.10司鐸及送聖體員,在送聖體前必須個別地以適當方式(例如用火酒或消毒液)潔淨雙手,而在送聖體後,亦宜潔淨雙手。
2.11司鐸和送聖體員先送聖體給教友,然後才領聖體,以確保自己的唾沫不致傳播給領聖體的教友。
2.12司鐸和送聖體員於送聖體時應戴上外科專用口罩,並可省略「基督聖體」的提示,而領聖體者則可省略「亞孟」的回應。
2.13司鐸和送聖體員給教友送聖體時,應把聖體輕輕放在教友掌上,儘量避免觸及教友的手掌。
2.14如不慎有聖體掉在地上,應由另一位送聖體員撿起來處理,不可再送給其他教友。
2.15清理聖爵,應注意衛生──
a.飲聖血者應自行用清水清理爵內餘下的聖血,並親自喝下,不要讓別人代勞。
b.聖爵須用自來水沖洗,才再次使用。
c.每台彌撒後要更換聖血布,清洗後才再使用。
2.16減少不必要的接觸,故此──
a.唸或唱天主經時,不要手拉手。
b.在平安禮中,以點頭代替握手。
c.暫停兒童列隊接受祝福。
2.17全體禮儀人員,禮儀前均要洗手,而他們的禮儀服飾也應較頻密地洗濯。
3.探訪病人及長者,並給他們傅油及送聖體
3.1送聖體員及探訪員暫停到醫院、安老院或病人家裡探訪和送聖體。如認為有此需要,應與主任司鐸洽商。(註:目前各醫院都要求暫停一般的病人探訪。)
3.2司鐸如有需要探訪病人(如傅油或送臨終聖體),必須戴上外科專用口罩、遵守醫院有關守則,並諮詢有關病房之護士長。在離開病房前,要用消毒藥水洗手。
3.3探訪病人或送聖體給病人後,應立即洗手。
3.4應採用「簡便聖油盒」(類似塑膠藥丸盒:可由教區禮儀委員會辦事處或醫院牧靈部提供,或自購)。用棉花或紙巾蘸少許聖油放在聖油盒內,只用於一位病人。聖油盒用後應立即棄掉,或立即徹底清洗,日後再用。沾有聖油的棉花或紙巾則燒掉。
每次送聖體後,聖體盒應立即清洗,以防止傳播疾病。
4.告解
司鐸聽告解時必須戴上外科專用口罩。告明者應戴上口罩。暫停使用告解亭或密封的修和室。最適宜是在空氣流通的場所,以「面對面」的方式辦告解。
5.其他
5.1堂區應斟酌實際情況,考慮暫時取消有大批教友在狹窄空間內聚集的活動(例如:聚餐),以及類似家訪等活動。
在疫情持續期間,為決定兒童活動(如主日學等)或青少年活動是否合適舉行,可參考教育局的相關指引。
5.2教友須注意個人及公眾衛生。
5.3請參考衛生防護中心提供的「正確使用口罩」提示,連結:https://www.chp.gov.hk/files/pdf/use_mask_properly_chi.pdf
請密切留意衛生署最新資訊。
5.4請密切注意教區隨時發出的新指引。
* * * * * *
湯漢樞機懇切呼籲全體信友以祈禱和「信」、「望」、「愛」三德,各盡其力,各按其份,聯同政府和全港市民,面對疫症。
秘書長 李亮神父
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七日
詳細內容

2019.10.28
正委會播種和平祈禱會 夏志誠輔理主教分享全文
(公教報訊)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十月廿六日假中環遮打花園舉辦「播種和平」玫瑰經祈禱會,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祈禱會上,參禮者一起為香港的平安和青年人祈禱。
以下是夏志誠輔理主教分享全文:
各位教會內的兄弟姊妹,今日我們在這裡共聚,一齊為香港祈禱和平。祈禱,是信德的行為。我們祈禱,因為我們相信天主,我們不單止相信一位全能的天主,而且相信一位愛我們的天主,關懷我們的天主,願意與我們同行的天主。祂關心我們,祂愛我們,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祂的子女,每一個人。我想只有當我們深切肯定這一點,人同人之間才可能會有和平。所以,沒有一個人是曱甴、沒有一個人是狗、沒有一個人是黃色的物體,每一個人都是天主的子女,我們彼此是兄弟姊妹。今日的香港充斥着仇恨和憤怒。不少人會以為,是因為對方:對方這樣挑釁我們,對方這樣強硬不回應,我們便有仇恨,便有憤怒。但說到底,我們自己都有責任!仇恨首先來自我們的內心,來自我們怎樣看其他人。
在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德軍視猶太人為寄生蟲,六百萬猶太人便被屠殺;二十五年前在東非的盧旺達。執政族群視對立的族群為曱甴,在一百日之內,有五十萬人被屠殺。歷史的教訓已經夠多,夠清楚了。經歷四個多月的反修例運動,情況越來越複雜,亦越來越難以化解。但首先讓我們祈求天主,使我們最少不要將對方物化,我們要承認大家都是人,有共通的人性,是天主所創造,所愛護的人。當我們要出手打下去時,等我們停一停、想一想:這一下打下去,是否要打死他呢?他是人,和我一樣。讓我們求天主,使我們從尊重開始,重建和平。
各位兄弟姊妹,今日我們在這裡共聚,用天主教的傳統方式 — — 念玫瑰經。玫瑰經是不斷重複,誦念簡短禱文的祈禱方式。有些人覺得這很悶,來來去去,重重覆覆。但我認為它更代表着我們堅持,這份不放棄,堅持理性,不放棄用和平的方式。它如同良知一樣,在我們的內心,雖然很細聲,有時人會揞著它,不去聽它的,但良知的聲音很特別,它一路發聲,堅持到底,絕不放棄。在今日的香港,大家都希望動盪的局面能早日結束。按最近幾次民調顯示,有七、八成的市民,即大部份的市民都認同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其中一個必要的途徑,必要的方法,去化解目前的運動。雖然,政府多次以各種理由否定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的必要,最多只是說當社會平靜後,才去考慮。我們知道自己聲音很小,但是我們仍然堅持,絕不放棄,因為我們深信唯有這樣,整個社會才能夠有重生的機會。讓我們祈求天主,使我們能夠由尋找真相開始,走上和解的路,走上和平的路。
各位兄弟姊妹,今日我們在這裡祈禱,不是在聖堂裡面,也不是家中,每一個人個別的祈禱。我們一起在遮打花園,一個公眾的地方,因為我們想凸顯出教會對社會的關懷與同行。這一份關懷與同行越來越不容易。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認同任何的暴力行為,我們明白,今日的暴力是有因果的,是有強弱的,我們都明白擁有公權力的一方,必須負上更大的責任。但是,暴力只會衍生更多暴力、更多仇恨;不會帶來公義、不能夠化解問題。
面對今日的困局,讓我們祈求天主,使各方可以冷靜下來,重新思考,如何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去尋找出路。尤其是當區議會選舉在即時,我們希望社會能夠將街頭抗爭,成為選舉的一票,重建和平的社會。作為基督徒,我們承認,我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人說我們太軟弱、立場隱晦,有人說我們太強硬,立場偏頗。讓我們以謙卑的心,去聆聽這些意見,批評,甚至指責。在其中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我們在置身於天主面前,以誠樸及敞開的心靈去聽天主的聲音,多點祈禱。多點看聖經、多點讀社會訓導,生活教會的社會訓導,尤其學習聖母瑪利亞,她願意和我們一起面對現世之中種種的困苦,和我們一起走向天父,讓我們時常視自己為天主的僕婢,以謙卑的態度,在動盪的社會中播種和平,見證信仰。
在這裡也作一項個人的呼籲,上星期我開始了一個祈禱運動的呼籲。每晚十時,為一個意向祈禱,就是為政府能夠早日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而祈禱。祈禱要作的很簡單,晚上十時,同一時間,在自己家也好,在街上也好,一起念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然後念「解結聖母,為我等祈。」重要的,不是有幾多篇經文,也不是甚麼時間,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唯有我們仰望天主,我們才有力量,堅持下去,感動那些好像聽不到我們聲音的人,讓我們相信上主,繼續為信仰作見證,堅持到底。今日大會的題目是播種和平,讓我們都一起說一句 — — 不是喊口號 — — 求和平的聖母,為我們轉禱:和平之后。天主保佑大家。
詳細內容

2019.10.03
明愛慈善賣物會本年改變形式 移師堂區與明愛中心辦小型賣物會
(公教報訊)明愛慈善賣物會十一月三日(主日)起一連三個主日舉行,因應目前的社會情況,本年度賣物會將改變形式,由原來在康文署公眾場地等場所舉行,同日分區移師到堂區舉行。
香港明愛總裁閻德龍神父十月三日對本報說,因應近日的社會活動,考慮到義工和入場人士的安全等因素,籌備委員會十月二日正式決定,改變賣物會原有模式,改為在堂區及明愛社區中心舉行慈善賣物會。
慈善賣物會原訂於十一月三日起分別在港島維園和元朗天主教中學舉行;十一月十日在九龍花墟公園和明愛長洲服務中心舉行;十一月十七日在荃灣沙咀道遊樂場和沙田源禾遊樂場舉行;在決定改變模式後,明愛開始聯絡堂區,邀請他們在原訂分區舉辦賣物會的當日,於堂區舉行小型賣物會,確實開放時間和運作形式等將由堂區決定。堂區亦可於原訂分區賣物會的前後,舉行義賣籌集更多善款。
閻德龍神父期望各堂建設成小型賣物會,以吸引所屬堂區的信徒及區內人士參與。
過去慈善賣物會善款,佔全年籌款運動約兩成;閻神父指改變形式以安全為首要考慮,他期望更多人購買慈善獎券,以支持明愛的社會服務。
明愛傳訊統籌主管曾玉珍說,是次分散於各堂區及明愛社區中心舉行慈善賣物會,同樣能有助凝聚堂區教徒及坊眾;閻神父亦期望此舉能使賣物會變得多元化。
——有關堂區和明愛社區中心舉辦「明愛慈善賣物會」的名單,稍後請留意公教報最新公布。
詳細內容

2019.07.24
澳門教區7.26為香港獻彌撒 李斌生主教主禮 求香港穩定平安
(公教報訊)澳門教區主教公署七月二十三日發通告,表示該教區將於七月二十六日奉獻彌撒,為香港祈禱。
通告指出,澳門教區將於本週五(廿六日)晚上六時四十五分,於當地的聖母誕辰主教座堂。為香港社會穩定平安此意向奉獻彌撒,由澳門主教李斌生主禮,「以表達主內兄弟姊妹間之關懷」。
通告由澳門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劉偉傑神父發出。
詳細內容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