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專上學院小聖堂 帶出教育與方濟精神

期數
3832
刊登日期
2017.07.28
主曆
主曆 2017 年 07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明愛專上學院七月八日舉行感恩祭,祝福座落將軍澳的新校舍及校內聖堂。明愛專上學院與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合作,以期發展「聖方濟各大學」,院校以聖方濟亞西西、聖方濟各沙勿略及聖方濟各沙雷氏三位聖人為主保。 

新小聖堂座落將軍澳聖安德肋堂的牧民範圍,堂區計劃九月起在學院聖堂開設主日彌撒, 並增設主日學。現介紹小堂設計。—— 編者


(本報訊)明愛專上學院新校舍小聖堂的設計同時具備教育和信仰意義,鼓勵師生步武三位聖方濟各的善表,努力學習、一生行善及傳揚基督福音。

香港明愛產業秘書郭志德七月七日對本報說,聖堂的設計融入三位聖方濟各主保以及關愛的精神,於學院邁向天主教大學的同時,在校園塑造信仰氛圍。

郭志德說,一樓小聖堂整體環境及各項禮儀藝術,由意大利禮儀工藝師Albano Poli 設計,主題是「基督的愛」。他指Poli曾為區內的聖安德肋堂及天水圍聖葉理諾堂設計彩繪玻璃畫。

郭指聖堂盡處的彩繪玻璃,中央的圖案是新耶路撒冷,下方流出的是活水;左方為到中國傳教的利瑪竇、湯若望、福若瑟;右方為學院的三位主保聖方濟、聖方濟各沙勿略及聖方濟各沙雷氏;上方的天窗作天然採光。

他表示,聖堂天花畫為香港聖堂少有, 反映「聖神的呼吸,釋放愛與智慧」,帶出教育學生愛與關懷的使命。

他說:「很多聖堂內有十四處苦路,而新聖堂兩旁則是十四處神、形哀矜,強調明愛關懷及服務弱小的愛德精神;苦路聖像畫則置於大堂柱上。」

此外,他指聖堂各項擺設均有其心思: 祭台以至聖體櫃都採用簡樸風格,而讀經台刻上「聖言寄居在我們中間」一句,讓學生明白意義;跪櫈分別來自赤柱的瑪利諾神父會院及明愛醫院小堂。他說,計劃稍後在聖堂近門口位置安放聖洗池。

聖堂內外均帶出三位主保的風格。郭志德說,校舍大門彩繪玻璃透射陽光,融和自然和校內環境,象徵聖方濟對大自然和遭遇困難的人的關懷;聖堂外馬賽克壁畫兩艘船於大海上行駛,記述聖方濟各沙勿略到日本及中國(卒於上川島)傳教,帶出福傳精神;同層的演講廳外的簡約馬賽克壁畫,圓心輻射出聖言雋語,代表聖方濟沙雷氏傳播的學問與信仰。另外,聖堂外有寧靜的緩衝公共空間,可供小團體作祈禱活動。(鄧) 

 


瓷畫家蕭妙姿服務明愛
捐獻畫作籌款 培育青年

(本報訊)國際瓷畫家亞洲分會會長蕭妙姿博士為明愛專上學院製作富中國風格瓷畫作展出籌款,協助校園提升信仰及藝術氛圍;她同時教授學生這門藝術,呼應該校的全人教育理念。

天主教徒瓷畫家蕭妙姿早前贈送約五十幅瓷畫及古玩供學院拍賣或冠命,為明愛發展天主教大學籌募善款。

蕭妙姿七月八日對本報說,明愛發展的大學其目標是幫助弱勢青年升學,這工作需要很多資源,她遂決定捐贈畫作予學校,再讓學校透過當局的配對基金籌款,畫作至祝福禮當日已籌得數十萬元。拍賣的畫作題材包括駿馬、鳥、花等自然之美。

在明愛專上學院新校舍內,十四處苦路瓷畫和三位主保的聖方濟各瓷畫(見下圖)均出自其手筆。蕭氏二○一三年受委託作畫,有見將來的公教大學位處中國土地,故她想透過瓷畫帶出中國風格:「瓷器由中國發明,也能代表中國。各地的十四處苦路多為油畫,我特意到中國瓷都景德鎮挑選顏料及油作瓷畫。」

她一四年暑假更到以色列朝聖,從苦路足跡取材;並藉著聖經與教會歷史思考主保生平:「希望三位聖人生平事跡能啟發學生。」

蕭妙姿早年任職銀行界,後來發展畫藝事業。她二○一四年起在明愛任教瓷畫課程,現於新校舍工作室向學生授課,每課程六堂,讓學生使用瓷窰親自製作瓷畫;而去年她與學生在大會堂展覽作品,計劃明年三月再辦:「我希望分享理論,也提升青年的人文質素,配合專上學院的全人教育。」她同時為明愛培立學校女青年教畫,幫助她們提升信心和藝術修養。

她又指出,學院把作品置於走廊牆上供公眾欣賞,既可以鼓勵善心人捐助,也藉此作為標記,邀請公眾入內欣賞畫作,認識這幢校園。(明) 


 

廣告